寻史问迹 红色宝山
寻史问迹 红色宝山
八一三事变爆发地
  • 旧      址:宝山路东宝兴路口
  • 现      址:宝山路东宝兴路口
  • 形成时间:1937.8.13

宝山路东宝兴路口,1937年8月13日是八一三事变爆发地。此地原有一•二八阵亡将士纪念塔,后在八一三事变中被日军炸毁。该路口处现为静安区与虹口区的交界地带。

 

“虹桥机场事件”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侵占平津以后,又将魔爪伸向淞沪地区。8月9日,日军蓄意制造事端,派遣驻上海丰田纱厂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和一等水兵斋藤要藏乘军车闯入虹桥中国军用飞机场,遭到中国守卫士兵的阻拦后,他们竞开枪打死一名机场卫兵。中国军队进行自卫反击,当场将日军官兵两人击毙。史称“虹桥机场事件”。该事件随即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借口。日本军部命令大批日军陆续登陆,并派飞机在沪宁、沪杭线上空侦察。

 

淞沪鏖战

8月13日,日本海军陆战队以虹口预设阵地为依托,向淞沪铁路天通庵站至横滨路的中国守军开枪挑衅,并在坦克掩护下在宝山路东宝兴路口向中国军队开枪开炮实施进攻。中国守军奋起反击,八一三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国民政府第二天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遂调遣大量兵力投入到淞沪战场中。8月15日,日本正式组织上海派遣军,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开往上海,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军队也对日本侵略军发起了全线进攻,出动空军轰炸虹口日军司令部,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中国军队经长期激战,消耗很大。同时在军事装备上又不占优势,日本又有海空军的协同作战,中国军队虽经英勇奋战,但处境渐渐不利。11月5日,新增日军在杭州湾登陆后,严重威胁中国军队侧翼,战局于中国极为不利,中国军队遂进行撤退。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至此,战役结束。

 

八一三事变的影响

八一三淞沪会战从1937年8月13日开始,至11月12日结束,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10个师28万人的兵力,动用军舰30余艘、飞机500余架、坦克300余辆;中国投入70余个师的兵力,动用舰艇40艘、飞机250架。中国官兵同仇敌忾,斗志昂扬,以劣势装备与敌人拼搏,毙伤日军4万多人,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速战速决的计划。

撰稿人:张 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