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史问迹 红色宝山
寻史问迹 红色宝山
《平民日报》发行所遗址
  • 旧      址:湖州会馆所在地
  • 现      址:会文路201弄一带
  • 形成时间:1927.2.27

会文路201弄一带,原是湖州会馆所在地,1927年2月至4月间,《平民日报》发行所曾设在馆内。原建筑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被日本侵略者炸毁。现为居民住宅。

 

上海总工会的机关报

《平民日报》创刊于1927年2月27日,是上海总工会的机关报,由中共上海区委、中共江苏省委主办编印。主要编辑高语罕、郑超麟、糜文浩,发行人张人亚。

该报以上海工人、市民、商民为主要读者对象。报纸文章短小精悍,每期7000字左右。发刊词称:“为我平民争人权,为我平民发挥苦痛的呼声并集中革命的意志。”该报内容主要有:报道工人运动、北伐形势和国际无产阶级声援中国革命运动的消息;揭露帝国主义、军阀、国民党右派残害中国人民,破坏革命的罪行;各团体、各界民众拥护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的通电和临时市政府的文告。版面两侧刊登旗帜鲜明、鼓动性很强的标语口号,还经常刊登漫画。发行所为了迅速扩大《平民日报》在工人群众中影响,还想方设法把它与《快报》《上总通讯》等报刊一起宣传。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租界当局借口该报“言论激烈,扰乱租界治安”,不准其在租界内出售。1927年4月14日,该报被查封。后被迫转入地下,曾改用《繁华世界》《青天白日报》《满江红》《孙逸仙》等继续秘密散发。现可见到的最后一期为第78期(1927年5月30日),收藏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处。

 

张人亚与《平民日报》

张人亚,原名守和,字静泉。浙江省镇海县霞浦镇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为配合北伐军光复上海,张人亚出任中共上海区委(江浙区委)宣传部分配局负责人,筹办《平民日报》,正式成立发行所。他动员弟弟张静茂改名张矜平参加报社发行工作。

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平民日报》发行所转移到中华新路单独办公,张人亚兼任发行所主持人,具体事务则由张静茂和另外3人办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发行所人员除张静茂一人留守外,其他人员全部撤离。4月14日,国民党当局查封《平民日报》发行所,张静茂被捕。张人亚获悉后,托人保释张静茂,但两人一度失去联系。据张静茂儿子回忆,二伯父(张人亚)一直在上海从事中共中央机关的秘密工作。

撰稿人:范建英

 

资料链接

来之不易的中共早期会议文件和出版物:1928年4月,张人亚任中共中央秘书处内交科主任,负责组织管理内部交通网,保证党的文件书报的安全。1928年冬,张人亚突然回到霞浦老家,请求父亲将他带回的一批书刊文件收藏好,父亲张爵谦以二儿子长期在外不归恐已不在人世为由,将此大包物件藏于张人亚的空棺中,并与他早逝的妻子合葬。从此,张爵谦独守这份秘密直至解放,才将21年前的事情告诉三儿子张静茂,并从张静泉衣冠冢的空棺中取出当年带回的党的文件书刊。张爵谦老人留下的这批中共早期会议文件和出版物十分珍贵,已被国家博物馆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永久珍藏,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就有14件,如:由人民出版社刊的《工钱、劳动与资本》和《劳农会之建设》等。